2013年8月14日
|
|
二零一三年
上半年
|
二零一二年
上半年
(重列)
|
變幅
|
營業總額
|
港幣百萬元
|
48,584
|
48,861
|
-0.6%
|
國泰航空擁有人應佔溢利/(虧損)
|
港幣百萬元
|
24
|
(929)
|
+102.6%
|
每股盈利/(虧損)
|
港仙
|
0.6
|
(23.6)
|
+102.5%
|
每股股息
|
港元
|
0.06
|
-
|
+100.0%
|
國泰航空集團二零一三年首六個月錄得應佔溢利港幣二千四百萬元,而二零一二年上半年的重列虧損則為港幣九億二千九百萬元。每股盈利為港幣零點六仙,而二零一二年上半年的每股重列虧損則為港幣二十三點六仙。本期營業總額下跌百分之零點六至港幣四百八十五億八千四百萬元。
董事局已宣佈派發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幣六仙(二零一二年:零)。中期股息合共港幣二億三千六百萬元(二零一二年:零),將於二零一三年十月三日派發。
在二零一三年上半年,雖然客運業務有所改善,但集團繼續面對充滿挑戰的營商環境。各主要航空貨運市場的需求仍然疲弱。航油價格持續高企,繼續為業務帶來不利影響。應佔聯屬公司的虧損增加。
集團在二零一二年推出多項保障業務的措施,特別是為應對航油價格高企而實行的措施,包括調整班次、削減可運載量,以及停用機齡較高及燃油效益較差的飛機,因而令二零一三年上半年度營業成本中的燃油及飛機維修成本顯著下降,財務表現得以改善。集團絕不會為減省成本而令品牌受損或影響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的服務質素,並且繼續進行各項長遠可為業務帶來裨益的主要投資,包括新飛機、新產品及於香港國際機場的新貨運站。
二零一三年上半年集團的燃油成本淨額較二零一二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八點五。儘管如此,燃油仍是集團最大的成本,期內燃油佔營業成本總額的百分之三十八點八。管理因油價高企及波動而帶來的相關風險,仍是需優先處理的事務。國泰航空於二零一三年四月把握油價短暫下跌的機會,將燃油對沖延至二零一六年。
與二零一二年同期相比,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於二零一三年上半年的客運業務有所改善。雖然可載客量減少百分之四點八,收益仍增加百分之零點八至港幣三百四十九億七千八百萬元。運載率上升一點二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八十一點三,收益率亦上升百分之四點四至港幣六十九仙。長途航班所有等級客艙的客運需求殷切,但區內航線的需求卻未能配合該等航線的可載客量升幅,因而對收益率構成壓力。
各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自二零一一年四月以來一直受需求疲弱影響。集團於二零一三年上半年的貨運收益為港幣一百一十二億七千八百萬元,較二零一二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五點二。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的可載貨量減少百分之一點八。運載率下跌一點九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六十二點四,收益率下跌百分之三點三至港幣二點三三元。集團因應需求調整可載貨量,並利用客機腹艙運載更多貨物,以減省成本。從積極方面看,於香港國際機場新建的貨運站預期於二零一三年最後一季全面投入運作,將有助降低成本及提升集團貨運業務的效益。
集團繼續進行機隊現代化計劃,在二零一三年首六個月接收六架新飛機:兩架空中巴士A330-300型及三架波音777-300ER型客機和一架波音747-8F型貨機。期內四架波音747-400型客機已經退役。集團於二零一三年三月訂立有關貨機機隊的若干協議,這些協議是波音公司、國泰航空、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及國航達成的一攬子交易的一部分。根據這些交易,國泰航空同意購買三架波音747-8F型貨機(於二零一三年下半年接收)、取消訂購八架波音777-200F型貨機、獲得購買五架波音777-200F型貨機的選擇權及同意出售四架波音747-400BCF型改裝貨機,其中三架改裝貨機已撤出機隊。
二零一二年因節省成本而取消的長途客運航班於二零一三年九月全部復航。倫敦航線於六月加開每日第五班航班;倘取得政府批准,公司將於二零一三年十月推出每周四班航班前往馬爾代夫馬累及於二零一四年三月開辦前往美國紐瓦克市的每日航班。港龍航空繼續加強區內網絡,新增前往峴港、溫州、仰光及鄭州的服務,並待取得政府批准後,於二零一三年十月開辦每周三班往柬埔寨暹粒的季節性航班。貨運網絡將於二零一三年最後一季增添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航點。
在產品方面,於二零一二年新推出的特選經濟客艙越來越受歡迎,使經濟客艙收益率得以改善。國泰航空於二零一三年一月開始推出全新地區性商務客艙座椅,短途航機機隊的全部裝置工程將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完成。國泰航空於波音777-300ER型飛機進行的頭等客艙座椅優化工程於七月展開。港龍航空亦已開始進行機艙升級工程,裝設新的商務及經濟客艙座椅和新的機上娛樂系統。國泰航空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寰宇堂」頭等客艙貴賓室經翻新後,於二月重新啟用。集團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五個離境貴賓室「逸連堂」將於二零一三年稍後時間啟用。
國泰航空主席白紀圖稱:「雖然二零一三年首六個月的營商環境仍然困難,集團喜見業務略有改善,主要反映客運業務轉強及成本控制的效果。集團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並將繼續進行投資以鞏固業務,在處理短期挑戰的同時,亦致力實踐各項長期目標。展望二零一三年往後時間,業務前景仍未明朗,但集團仍然具備各項核心實力,包括優秀的團隊、強大的國際網絡、超卓的顧客服務、與國航建立的緊密關係及集團於香港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