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港商務總裁Keith Leavitt坦言指,貨運是管理局的主要任務,機場亦同樣以貨運為先。他說:「貨運是我們的命脈。俄勒崗州非常倚重貿易,我們八個主要貿易夥伴中,六個也是來自亞洲,首五位分別是中國、馬來西亞、南韓、日本和越南,佔了俄州國際貿易量超過一半。」
當地的出口-特別是以國泰貨機主艙運送的貨品,可以分為三個行業類別:高科技業、服裝業和海陸農產業。Keith說:「英特爾在波特蘭外的希爾斯伯勒,擁有公司最龐大的研究和開發及製造廠群,因此出口大量已加工的電腦晶片,同時進口不少儀器作研究及製造過程之用。」
「此外,鞋履、服裝和運動服業亦非常蓬勃,Nike、Columbia Sportswear、KEEN、Adidas和Under Armour均在此設有全球或美國總部。這些行業亦匯聚了不少設計和市場推廣公司,但不少品牌均在亞洲設廠生產,因此在波特蘭和他們的生產地之間有大量貨運來往。最後還有農產業,我們的農業內陸區正是出口龍頭,帶動整個出口表現,海產也歸入這個範疇。」
目前車厘子季節已完結,在固有的服飾和高科技產品預訂以外,大家都期待秋天的海鮮和黃道蟹季。Keith亦預期在隨後數年,所有這些產品的顧客將會帶動電子商貿急遽飆升。
他說:「我們的團隊對電子商貿期望甚殷,不但因為會刺激空運,同時對海運和房地產及本地經濟亦有影響。我們現在好像處於轉型期,一切都在演變,相信會增加空運的需求。」
幸好波特蘭仍然大有增長空間。波特蘭機場每年可處理360,000次飛機升降,而2017年只有少於230,000架次數。當地有兩個貨運設施,波特蘭機場貨運中心負責處理客運航空公司的貨品,而位於南跑道以外的Air Trans Center才是貨運的大本營,專門為美國郵政和大型機構服務,亦是國泰貨機上落貨的地點。
Keith說:「波特蘭機場的其中一個貨運發展優勢,是出色的基建和可供發展的空間。Air Trans Center的最大優勢,是擁有大量倉庫、滑行道、停機坪和跑道,最適合貨機運作。我們可以循著固有的足跡繼續發展,而不會有停航或擠塞情況。」
目前的最大挑戰是政治局勢。中美國之間的關稅貿易爭端升溫,已經實際打擊空運,甚至波及波特蘭的港口業務,Keith說:「我們也看不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港口是福特汽車前往亞洲的門戶,車廠出口很多汽車到中國內地,現時出口數量大幅下跌。大家也很關注這次貿易爭端會影響業務,特別是農產品,而我們強大的生產出口則偏重於金屬品。」
雖然目前的報道都只是道聽途說,但他預期上述範疇的下一季度出口業績將會有所回落。
Keith與全球其他空運業一樣,期望這次關稅貿易爭端只是短暫現象。然而波特蘭港並沒有因此放慢步伐,仍然繼續審視Air Trans Center,確保可以應付預期將會崛起的電子商貿。Keith補充說:「我們認為波特蘭機場的貨運商仍然是以亞洲的出口增長為首,所以我們必須好好裝備自己,蓄勢待發。」而與國泰航空的合作,肯定代表了彼此的「長遠」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