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告訴你壞消息,但這可能也是好消息:你在網上訂購的貨物不會瞬間傳送至府上,商業對商業的貨運亦如是。所有貨品將繼續以不同的運輸工具送遞,空運亦如常穿梭於繁忙機場的貨運倉,並且在陸上花費的時間亦一如以往較在空中更多。
其實這視乎我們所說的未來是多遠以後的事,但在細節上總多少有些變化,有時候可能沒有貨運或是庫存這部分。
負責運送貨物的工具則肯定更趨多元化,將會包括無人駕駛汽車及飛行工具。DHL的2016年《物流趨勢》報告指出,雖然無人車及無人機都已屢見不鮮,但要在物流業佔一席位,相信仍然有待發展。
德迅貨運代理的國際航空物流產品及服務高級副總裁Marcel Fujike預計,無人機送遞會率先在郊外實現,而不會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他說:「我們看到非洲已開始嘗試。」
阿聯酋航空貨運前貨運主管及國際航空貨運協會前主席Ram Menen認為,全面以無人機運貨仍然未成氣候。「無人機的確可以送運小型包裹,但我相信短期內也不會成為大趨勢。」
監管者亦對批准成千上萬的無人機在天空盤旋飛行不置可否,但Menen補充說,長遠來說,當局將會對使用無人機制定規管框架和飛行範圍。 他也認為,使用能夠承載兩或三噸貨物的大型無人機亦情況相若。「最大可能,就是在協作中心之間的指定航線運作。」
同樣地,在清晰的運作規範準備妥當、而監管者又感到滿意之前,遙控無人貨機相信亦不可能成事。漢莎貨運航空策略及商業發展副總裁Anselm Eggert認為,在這方面貨機發展會較客機快,但他坦承公司目前並沒有相關的計劃。
他說:「相信在未來五年都不會有重大的轉變,但會有不同的發展和計劃。真正的重大轉變會在五年內開始,我們則在十年後才會真正實行。」
他的言論與DHL的《物流趨勢》一致,報告展望大數據、雲端物流、擴增實境和預測物流會在未來五年內建立。撰文者更表示,即使一些已討論多時、廣為人知的嶄新技術如3D列印、自學系統、無人貨機和無人車,亦要五年多以後才能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