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船隻把貨物從大灣區運送到香港國際機場,以最快速的交通工具結合最緩慢的運輸模式,聽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逆境行舟」,卻證明成效顯著。
香港今年初經歷第五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包括限制跨境運輸的多項公共衛生措施,大大削減了入境香港的貨車數量。這些貨車一直負責運送供港的新鮮食品及其他日常必需品,可說是香港的商鋪和街市的命脈。
當跨境貨車都集中運送必需品到香港,能把貨物運送到機場的貨車便減少了。有見及此,部分代理商轉用水路,利用駁船把貨物沿珠江三角洲運到香港的碼頭,再轉運到機場。
這亦是香港國際機場擴充計劃的一部分,當中包括第三條跑道、新機場大樓,以及將會結合香港最大型購物商場、娛樂設施和餐飲場所於一身的航天城綜合發展項目。然而從貨運觀點考量,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卻發生在機場範圍以外的地方:約六小時船程的東莞。